2022年5月

學習先約束自己

5/20: 學習先約束自己。
 師父說:以身作則是最大的傳承。

師父好,老師好:
家規,對於我女兒,我只有口頭上的說教,並沒有像上課老師說的要定家規,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,跟老公討論,他覺得說教就可以了,沒有必要一定要制定出來,其實我的內心是不認同的,只有制定出來,才能更好的走下去,更好的約束。

我從小是在一個放養的環境下成長的,所以我自己覺得我做的並不好,而且父母也沒有教我應該怎樣做,包括學習也是一樣,毫無壓力,考試50分,拿回家父母還是照樣簽字。對於我父母來講,女孩子讀多少書沒有關係,人各有所長,逼和嚴管並沒有用。
長大後,我發現我的父母對我太放縱,如果當初學習方面她嚴格點,我肯定可以考到自己中意的大學,小時候確實自己沒有意識學習的重要性,更不可能自覺,也沒有人宣導學習可以給我帶來什麼。所以就是玩的開心就好。

因為自由生長,導致我身上有很多不好的習性,不管是性格,還是待人接物方面體現的特別明顯。我現在的性格是通過後天磨練和經歷打磨的相對還圓潤許多。所以對於我女兒的教育,我自己也一直在總結,我父母用在我身上的教育方式,不可以重覆在女兒身上。

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,按照八方老師教的智慧去處理和看待,都很順心和順意。

所以我想請教老師,我應該如何制定家規,以什麼樣子的形式表現出來,既可以約束到孩子,然後她還能很開心的做到。家是孩子第一個社會,作為母親為了女兒我也會約束好自己,做好榜樣,能夠共同的進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
志工:小玉


小玉,妳好:
**眉批
   親愛的,要感謝父母對妳的教養方式,讓妳自由發展,也因為自由的飛翔,所以妳的性格是樂觀,開朗,充滿正能量,雖然沒有約束學習,但妳的樂觀進取讓妳在職場上,吸收力強,親和力佳,遇到挫折也能很快的轉換情緒,想方法讓自己站起來面對,這都是好的影響。但相對的是妳缺少約束,會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去處理面對所有的關係,而忽略對方的感受,有時還覺得莫名其妙,對方為何不開心。

    親愛的,過與不及,兩者需要平衡,這樣做起來妳自己會願意與開心,相對性對女兒也是如此。師父說以身作則是最大的傳承,學習先約束自己。那麼我們就先把自己的規矩定好去做出來,用身教去影響女兒,沒有理由一直要求女兒,自己卻做不到對吧!用這個方向去思考定家規,不止女兒要做到,我們自己也是。
   家是大家的,要共同努力,家規不止對女兒對我們對先生,也都有相同的約束。例如,出門要告知,回家也要問侯,晚回要報備等等,看似規矩但做習慣了成自然,自然不會覺得是規矩。就孩子方面,要和小孩討論,寫出來是彼此都願意去做,才不會忘記或有討價還價的空間,是彼此願意去做的,例如上床時間,寫功課時間等等。其實先生說不用寫也沒錯,因為有些人是從小就定好也約束小孩,也成習慣所以並不用特別寫出來,但女兒已讀小學,也有自己的想法,所以要和她討論,要尊重她的想法,這樣定學習的規矩才有意義,否則只是我們的要求她會反彈的。例如要求要運動,時間上如何調整,要有底線,女兒不想運動是覺得累還是為什麼,因此要鼓勵她,給她一個目標有動力的方向,這樣她會願意去做。
   親愛的~家規不止是針對孩子而是我們都要遵守的規矩,過與不及都不好,如何定,要好好想想。加油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老師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