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因果心得分享

宮裡的女婢

110.02.28解因果
一、:故事人物:
(一)判官–佛祖
(二)因果–宮裡的女婢
(三)前世(今生肉身)–同事關係
二、劇情介紹:
  在娘娘的眼中,女婢(因果)沒眼力也就算了,個人意見還挺多的,根本是以下犯上,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;哪一天得好好調教調教他,教他知道誰才是娘娘。
  這天,娘娘再度為事大動肝火,心一橫,卯起來死命的跩著因果,一付要致對方於死地。因果一邊掙扎想掙脫,一邊呼叫希望有人來救;適巧,眼角瞥見同事(前世主角)在不遠處,那是他救命的最後一根稻草哪。
  前世與因果雖然是同事關係,但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人微言輕,那可是娘娘啊,平日避之唯恐不及,更何況娘娘現在像失心瘋一般,我要是上前去,不要說講的話沒人要聽,恐怕連我這條小命也嗚呼哀哉。明哲保身,還是裝作沒看到,匆匆離去。
  因果心中有怨,為何娘娘不喜歡他就可以推他入河,為何前世就這樣走了?我不甘願命就這麼沒了。螻蟻尚且偷生,何況我也是一條生命哪。
三、調解、仲裁:
佛祖看向因果,說道:
君要臣死,臣不能不死。你做了以下犯上的事,是什麼事你心裡也有數。這件事情,他(前世)的確救不了你,挺身出面救你,可能之後要承擔的後果更大。想想看做下人這麼可憐,是不是要讀書?別擔心不認識字,也別怕被笑笨,從基礎的開始學習,慢慢的,就會懂得多了。
佛祖看向前世,說道:
你很清楚自己在哪個階段要做什麼角色,較保守也不挑戰,在這件事情你沒有錯;但也算錯,不妨再多想一下,也可能有保護自己又可救別人的方法。
佛祖引導
因果:你願意超度我嗎?
前世:請原諒我。我因為害怕所以不敢救你。我也要學習增進智慧的方式,你可以讓我超度你嗎?
佛祖:燒一本天書超度,去讀書學智慧,再投胎,就可以不用再當下人。
四、心情隨筆:
故事中,佛祖提到「君要臣死,臣不能不死;你做了以下犯上的事,在劫難逃」。記得以前念書念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,疊字念得很開心,但其實疊的是角色位置,是上對下、下對上的關係。再對應到我們的五倫關係就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朋友。
  在這個故事裡,娘娘與婢女的關係是君臣關係,是上對下的關係。娘娘對婢女來說是威權代表,表現出權威,偶而有包容、有引導;而婢女對娘娘就是服從,做好本份內的事是理所當然、理當使命必達;做得好未必有賞,做不好一定免不了受責罰,這次吃香不代表以後都能喝辣,人如螻蟻命,只能仰人鼻息,半點不由人,服從是最好的保身符哪。如果婢女能知道自己的位階所在,嚴謹身分做事,不去挑戰威權,或許不致惹來殺身之禍。
  雖然威權已不完全適用於民主社會,但適當的君臣對位關係還是應當有的;例如,國家有國家的律法、公司有公司的制度,若君王沒有恰如其分的上行下效的威權力,若人人以為君王是公僕,可以為所欲為的謾罵;若,當老闆的說話沒力、管不動員工;若,當員工不認真工作、陽奉陰違,事情遲早會亂了套,天下遲早出大事,就如阿公口中的俚語:「人哪不照道理,天就不照甲子」都是規矩、是道理!
記得,以前有一例解因果,也是因為當事人沒理會因果,以致因果找了上來。
  當初聽到故事時會覺得,怎麼這麼倒楣?就只是四目相接、眼睛對到,也會有事,人不是我殺的啊。後來想想,的確會如此,我們是感情的動物,充滿了喜怒哀懼愛惡欲,內心不時有很多感覺,腦袋也很忙碌的演著各種故事情節:為什麼他有,我沒有?為什麼他對他特別好,是不是……?為什麼那麼晚了還沒回家,是不是……?為什麼他沒什麼本事就可以升官加給?看的、想的都是別人可能做了什麼事,因此自我糾結。
  今天換成我是故事主角,心生怨懟的人,恐怕也不是致我於死的娘娘,而是見我一步步邁向死亡之路卻無所作為的旁觀者。
  「學習,知道自己的問題,避免再發生。」怎麼看事情,對自己的以後才有幫助,除了經驗的成長累積,的確也需要智慧的判斷。真正能改變的只有自己,改變的方法有很多,要找到適合自己足以改變的方法。